如何在城乡中国下充分发掘乡村地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开发利用好乡村地域文化资源,培育乡村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乡风、特色治理,建设“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乡村,既实现中国乡村的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又实现乡村地域文化的创新性转换和创造性发展,走出一条中国式乡村现代化之路,是当前社会科学学术理论研究中亟待深化的热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书基于此主题将乡村地域文化分解为乡土、乡居、乡贤和乡约四个要素,着力探讨城乡中国下乡村地域文化对乡村振兴的内生驱动机制,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路径选择和方法指导。本书共分为7编,第一编为导论;第二编为地域文化的意涵及特质;第三编为乡土;第四编为乡居;第五编为乡贤;第六编为乡约;第七编为启示。
肖春艳,男,1963年生于湖北省洪湖市,江汉石油学院(现长江大学)管理工程本科毕业;华中师范大学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毕业;武汉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湖北经济学院教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生态与社会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中国社会思想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武汉名人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北省创新研究会副秘书长和常务理事、湖北省森林康养促进会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湖北省森林康养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民政厅和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特聘专家,中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武昌工学院客座教授。主持省部级等名级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获得省级二等奖2项;出版专著《缘、势、权的社会学解读及其应用--以唐代佛教社会思想为例》;主持编写《当代核心价值与教学评价体系》等10余部著作,并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