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探讨相关概念、理论和影响区域基础教育协同发展的因素的基础上,梳理中外区域基础教育协同发展的实践,构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监测评价体系;比较京津冀基础教育区域差异。作者以河北省为调研对象,分近京津地区、环京津地区、远京津地区、雄安新区六个区域,梳理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为依托,本书进一步剖析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问题形成的缘由,并从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的总体设计、动力机制完善、协同发展措施等方面着手,构建优化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的对策方案。
吴洪成,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导。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河北大学颜李学派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理事。研究领域为中国教育史,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中国教育制度史、思想史、区域教育史、中外教育交流史。主持国家重大基金子课题项目两项,在《课程·教材·教法》《大学教育科学》《浙江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30余篇,主持出版《中国近代教育史料学》《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论》《中国近代中小学教学方法史论》《中国学校教材史》《中国小学教育史》《晚清中国教师史》《河北书院史》等36部著作。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学术著作提名奖1次,河北省、辽宁省、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及以上10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优秀成果奖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