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章: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对比研究
第一节:比较优势理论的模型和统一
第二节:竞争优势理论的提出及内容
第三节:国家层次的关系:比较优势理论包含竞争优势观点
第四节:企业层次推论:超额价值是一种比较优势
第五节:波特之新: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制度环境
第六节:本章小结
第二章:研究意义:信息技术、创造竞争力与中国
第一节:时间:产业国际竞争力与信息经济
第二节:空间:产业国际竞争力与中国
第三节:研究意义:两个空白的填补
第三章:评价方法:现存问题和本书观点
第一节:研究现状与回顾
第二节:常用的评价方法与指标分析
第三节:与波特方法的研究比较
第四节:产业竞争力四层次论
第五节:波特竞争力体系的固有矛盾
第六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中国实证:合适的评价指标与产业分类法
第一节:研究目的与关注点
第二节:研究方法和范畴
第三节:编码分类
第四节:分析发现
第五节:选择结论
第五章:数据分析: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
第一节: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的有点和缺点
第二节: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标和生产率指标的应用
第三节:评价指标和分析样本的选取
第四节:数据分析与结果
第五节:结论与讨论
附录:对比三资企业关于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
第六章:结论模型:基于比较优势来源的竞争优势分析框架
第一节:钻石模型的四个支点:几种问题分析
第二节:比较优势的四个来源:一个更加完整的分析框架
第三节:新菱形模型的政策含义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七章:案例启示:以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工业为例分析产业竞争力与政府作用的关系
第一节:摘要:主要观点中的五个严重问题
第二节:两个基本概念的混淆
第三节:文中:其他不能不指出的错误
第四节: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