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武汉大学出版社!
图书资讯首页 > 图书资讯
我社3种图书获批2023—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时间:2024-07-08

  6月27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示了2023—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名单。我社出版的3种重点学术著作获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即:《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英文版)、《中华元典精神》(法文版)、《中国古代造船史》(英文版)。我社今年获批项目数在全国大学出版社排名第7,在全国出版社排名并列第14。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主要资助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学术前沿的学术精品,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并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两种英文版译著将由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出版,法文版译著将由法国阿尔玛丹出版社出版),以增进国外对当代中国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推动中外学术交流与对话,提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至今我社共9种图书获得15个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涉及英文、日文、俄文、法文4个语种。

2023—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我社入选项目: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 著, ISBN 978-7-307-11985-7

  唐长孺(1911—1994),20世纪杰出的史学家。曾任武汉大学历史系主任、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等,曾任中国唐史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史学会会长等。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讨论了魏晋、南北朝、唐代的经济、政治、军事及学术思想等问题,提出或解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许多前人鲜及的重大问题。书中对中国古史分期和魏晋封建论有详尽的论证,尤其是讨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前期的变化”,首次正面提出了封建论,将中国三至九世纪七百年历史的发展过程、特点及其变化展现无遗。

  本著不仅是唐先生的学术高峰,更是中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的标志性成果。该著出版后,得到海内外同行的公认。周一良先生评价此书 “高屋建瓴,体大思精”,“通古今之变,进而通南北之变,通东西之变,融会贯通,头头是道”,“几乎每一问题皆在微观考订基础上,再作宏观阐述。……皆以具体实例及论证,指实道出”。田余庆先生亦称此书 “所涉几乎每个重大问题,都有唐先生所写而为史界公认的论文为根据”。

《中华元典精神》,冯天瑜 著,ISBN 978-7-307-23998-2

  冯天瑜(1942—2023),著名历史学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史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学者。对中国文化的生成转型机制、历史分期、古今中西之辨、概念生成与变迁等重要论题广有涉猎,所提出并论证的“文化生态说”“文化元典说”,以及“文化生成史”“历史文化语义学”等治学路径为文化史研究提供了一系列理论建构和研究范式。

  《中华元典精神》首次以“元典”为概念,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进行了文本考察,对中国的人文精神作了精详的阐释,就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中华元典精神”为纲,将微观辨析与宏观把握相结合,义理、考据、辞章相济,应用了大量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来探究元典精神及其近代转换,从多视点来观照历史与现实问题。

  本书自 1994年出版后在海内外学界引起热烈反响,多次再版,被张岱年先生盛誉为传统文化研究的“重大贡献”,是“武汉大学百年名典”“名家学术”出版工程中的重要著作,被光明日报、新华网、光明网、中国青年网等予以报道和推介。

《中国古代造船史》,席龙飞 著,ISBN 978-7-307-14866-6

  席龙飞(1930—2023),中国船史学界的领军人物。先后执教于大连海事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长期从事船舶设计、中国造船史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船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顾问。

  《中国古代造船史》以朝代为序,结合历史文献及出土实物,对中国古代船舶的起源、发展及各个历史时期船舶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就中西船舶发展历史进行了比较。书中详细阐述了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演变和成就,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造船业与海洋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关系。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在世界造船史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水密舱壁、船尾舵等多项发明创造对世界造船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古代船舶不仅用于交通运输,还涉及军事、文化、贸易等多个领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造船业的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交流的重要因素。本书是中国古代造船史研究的重要视角和方法论,也是中国古代造船史学科的重要财富,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