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次系统研究汉学家白亚仁的中国当代文学英译实践,聚焦其双重文化身份以及其双重文化身份对翻译目的、选材与风格的影响。本书结合语料库语言学、叙事学、文体学,从多维度解析白亚仁的译者风格:既通过自建汉英平行语料库量化分析其语言特征,又借助跨学科理论探讨其重塑原作文学性的策略。同时,本书考察译作的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揭示翻译行为与文化身份、接受语境的互动关系。本书在研究方法上融合定量与定性分析,为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对文学外译、译者风格及跨文化传播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刘芙蓉,讲师,华中科技大学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学翻译、译者研究。主持广西壮族自治区教改A类课题、广西中青年科研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教改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A&HCI期刊、CSSCI来源期刊及普通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