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武汉大学出版社!
图书详情首页 > 图书中心
有机化学(第二版)
作者:杜彩云,李忠义 主编 版次:2-1 开本:16 页数:375 千字数:578 装帧方式:平装
ISBN 978-7-307-23277-8 出版时间:2022-12-03 印刷时间:2022-12-03 定价:¥59元 浏览量: 购买图书
《有机化学(第二版)》本书为高校相关专业教材,全书系统、全面论述了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此次为修订版,修订了第一版的差错,并增加了部分内容。全书共16章,前15章为理论部分,第16章含有4个基础实验。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结合相关非化学专业的有机化学为基础课和学时数少等特点,尊重学科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注重基础,重点阐述各类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亦可供其他对有机化学感兴趣读者阅读,还可作为相关专业学生考研的参考用书。

1章绪论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1.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定义

1.1.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1.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类型

1.2.1共价键

1.2.2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1.2.3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1.3 有机化学中的酸碱理论

1.3.1 质子酸碱理论

1.3.2电子酸碱理论

1.4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命名及物理性质

1.4.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4.2 有机化合物命名基本原

1.4.3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知识拓展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课后思考题

习题

 

2章饱和烃

2.1烷烃

2.1.1 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

2.1.2 烷烃的命名

2.1.3烷烃的结构

2.1.4烷烃的物理性质

2.1.5 烷烃的化学性质

2.2环烷烃

2.2.1环烷烃的分类和命名

2.2.2环烷烃的结构

2.2.3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2.2.4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2.3 自然界的烷烃

知识拓展 甲烷高效转化新突破

课后思考题

习题

 

3章不饱和烃

3.1烯烃

3.1.1烯烃的 异构现象和命名

3.1.2烯烃的结构

3.1.3烯烃的 物理性质

3.1.4 烯烃的化学性质

3.1.5烯烃的重要代表物——乙烯

3.2炔烃

3.2.1炔烃的异构现象和命名

3.2.2炔烃的结

3.2.3炔烃的物理性质

3.2.4炔烃 的化学性质

3.2.5炔烃的重要代表物——乙炔

3.3二烯烃

3.3.1二烯烃的分类

3.3.2 1, 3-丁二烯的结构和共轭效应

3.3.3共轭二 烯烃的化学性质

3.4站类化合物

3.4.1萜类化合物的 结构和分类

3.4.2几种重要的萜类化合物

知识拓展 导电聚合物

课后思考题

习题

 

4章芳香烃

4.1芳烃的分类

4.1.1苯系芳香烃

4.1.2 非苯芳烃

4.2单环芳烃

4.2.1苯的分子结构

4.2.2 单环芳烃的命名

4.2.3单 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4.2.4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4.2.5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及其应用

4.3稠环芳烃

4.3.1 蔡、蒽、菲结构

4.3.2

4.3.3蒽、菲

4.3.4其他稠环芳烃

4.3.5富勒烯C60

4.4非苯芳烃

4.4.1休克尔规则

4.4.2休克尔规则适用范围

知识拓展 煤焦油及其综合利用现状

课后思考题

习题

 

5章旋光异构

5.1物质的旋性

5.1.1偏振

5.1.2 物质的旋光性和旋光度

5.2旋光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5.2.1手性与手性分子

5.2.2分子的手性与对称因素

5.3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

5.3.1对映异构体

5.3.2 旋光异构体的构型表示方法

5.3.3 旋光异构体的构型标记方法

5.4含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

5.4.1 含两个不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5.4.2含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5.4.3赤式和苏式

5.5环状化合物的旋光异构

5.6 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

5.6.1 丙二烯型化合物的旋光异构

5.6.2 联苯型化合物的旋光异构

5.6.3其他原子引起的旋光异构

5.7 外消旋体的拆分

5.7.1化学拆分法

5.7.2 生物拆分法

5.7.3 物理拆分法

5.8 动态立体化学简介*

知识拓展 手性与药物

课后思考题

习题

 

6章卤代烃

6.1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6.1.1卤代烃的分类

6.1.2卤代烃的命名

6.2卤代烃的结构

6.2.1饱和卤代烃的结构

6.2.2不饱和卤代烃的姑构

6.3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6.4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6.4.1 亲核取代反应

6.4.2消除反应

6.4.3与金属( Mg)反应

6.5 卤代烃主要的反应历程

6.5.1亲核取代反应(SN)

6.5.2消除反应(E)

6.5.3 亲核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的竞争

6.6 卤代烃的重要化合物

知识拓展 有机卤化物的污染与对策

习题

 

7章醇、酚、醚

7.1

7.1.1 醇的分类和命名

7.1.2 醇的结构

7.1.3 醇的物理性质

7.1.4一元醇的化学性质

7.1.5 醇的重要化合物

7.2

7.2.1酚的分类和命名

7.2.2酚的物理性质

7.2.3 酚的化学性质

7.2.4 酚的重要化合物

7.3

7.3.1 醚的分类和命名

7.3.2醚的物理性质

7.3.3 醚的化学性质

7.3.4 醚的重要化合物

7.4硫醇、 硫酚和硫醚

7.4.1 硫醇、硫酚和硫醚的命名

7.4.2 硫醇、硫酚和硫醚的物理性质

7.4.3 硫醇、硫酚和硫醚的化学性质

知识拓展双酚A在合成树脂上的应用

课后思考题

习题

 

8章醛、酮、醌

8.1醛、酮

8.1.1 醛、酮的分类和命名

8.1.2 醛、酮的结构

8.1.3 醛、酮的物理性质

8.1.4 醛、酮的化学性质

8.1.5醛和酮的重要化合物

8.28.2.1醌的结构和命名

8.2.2 醌的性质

8.2.3自然界中的醌

知识拓展 羰基亲核加成的立体化学

课后思考题

习题

 

9章羧酸与取代酸

9.1 羧酸

9. 1.1 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9. 1.2 羧酸的结构

9. 1.3 羧酸的物理性质

9. 1.4 羧酸的化学性质

9. 1.5 羧酸的重要化合物

9.2羧酸衍生物

9.2.1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命名

9.2.2 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9.2.3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9.3 取代酸

9.3.1 羟基酸

9.3.2 羰基酸

9.3.3 乙酰乙酸乙酯与互变异构现象

9.3.4 取代酸的重要化合物

知识拓展 阿司匹林及其衍生物

课后思考题

习题

 

10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10.1

10.1.1 胺的分类和命名

10.1.2胺的结构

10.1.3胺的物理性

10.1.4胺的化学性质

10.1.5胺的重要化合物

10.2酰胺

10.2.1 酰胺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10.2.2 酰胺的物理性质

10.2.3 酰胺的化学性质

10.3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10.3.1 芳香族重氦

10.3.2偶氬染料与指示剂

10.4其他含氮有机化合物

10.4.1硝基化合物

10.4.2

10.4.3 碳酸酰胺和苯磺酰

知识拓展 含氮精神活性物质

课后思考题

习题

 

11章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11.1杂环化合物

11.1.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1.1.2 杂环化合物的结构

11.1.3 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1.1.4 重要的杂环化合物

11.2生物碱.

11.2.1 生物碱的一般性质

11.2.2 生物碱的提取方法

11.2.3 重要的生物碱

知识拓展 环境友好型物质一离子液体

课后思考题

 

12章糖类

12.1糖类化合物的分类

12.2单糖

12.2.1 单糖的分类和命名

12.2.2单糖的结构

12.2.3 单糖的物理性质

12.2.4 单糖的化学性质

12.2.5 重要的单糖

12.3二糖

12.3.1还原性二糖

12.3.2非还原性二糖

12.4 多糖

12.4.1淀粉

12.4.2 纤维素

12.4.3 甲壳素

知识拓展 我国科学家首次突破CO2人工合成淀粉技术

课后思考题

 

13章油脂和类脂

13.1油脂

13. 1.1 油脂的存在和用途

13.1.2油脂的组成、结构和命名

13.1.3油脂的性质

13. 2表面活性剂

13.2.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3.2.2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13.3类脂

13.3.1

13.3.2 磷脂

13.3.3 甾族化合物

知识拓展 世界级绿色表面活性剂一APG

课后思考题

习题

 

14章氨基酸、蛋白质及核酸

14.1.1 ax-氨基酸的分类和命名

14.1.2氨基酸 的物理性质

14.1.3氨基酸的 化学性质

14.2.1 蛋白质的分类

14.2.2蛋白质的结构

14.2.3 蛋白质的性质

14.3核酸

14.3.1核酸的组成

14.3.2核酸的结构

14.3.3核酸的一级结构

14.3.4 DNA的双螺旋结构

知识拓展 RT-PCR核酸检测中的化学

课后思考题

习题

 

15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方法

 

15. 1电磁辐射与吸收定律

15.2紫外光谱

15.2.1紫外光谱的表示方法

15.2.2 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15.2.3 紫外光谱在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中的应用

15.3红外光谱

15.3.1 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

15.3.2红外光谱的基 本原理

15.3.3 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

15.3.4 红外光谱的解析和应用

15.4核磁共振谱

15.4.1核磁共振谱的表示方法

15.4.2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15.4.3 核磁共振氢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5.4.4 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和应用

15.5质谱

15.5.1质谱的表示方法

15.5.2质谱的基本原理

15.5.3质谱中离子的类型

15.5.4 质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知识拓展 质谱新技术

 

16章有机化学实验

16.1有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16.1.1有机化学实验安全知识

16. 1.2 有机化学实验基本要求

16.2有机化学实验内容

16.2.1 熔点测定技术训练——熔点的测定

16.2.2 蒸馏操作训练——乙醇蒸馏与沸点的测定

16.2.3有机合成实训——乙酸乙酯的制备

16.2.4 天然产物提取实训——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附录 常见有机化合物中英文名对照

 

参考文献

 

杜彩云,女,1963年9月生于河北。河北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从事化学教学及科研35年。主编教材五部。承担多项教研或科研项目,论文30余篇。获全国煤炭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指导学生化学实验竞赛获省级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