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汉民族发展源流为研究对象,对汉民族的起源、发展、特征、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审视,综合了几十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材料翔实,并有不少创见,填补了民族性研究的一项空白。可供学者、大学生和关心改革与民族前途的读者研究、参考。
徐杰舜(1943-)教授,祖籍浙江余姚,生于湖南永州,长于湖北武汉。现为广西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长、旅游高峰论坛秘书长、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类学会理事、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百越史研究会理事等学术职务;广西文史馆研究馆馆员;先后被聘为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嘉应学院、广西工学院、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等高校的兼职教授。曾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都市人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常务理事;广西民族法学会会长、广西期刊协会副会长、广西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第16届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大会组委会委员等学术职务。主要著作有:《汉民族历史和文化新探》、《汉民族发展史》、《中国民族史新编》、《磐石——中国民族团结研究报告》、《汉族风俗文化史纲》、《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新乡土中国》、《福村迟来的转身》、《田野上的教室》等;主编《汉族民间风俗》、《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中国民族政策通论》、《汉族风俗史》(1-5卷)、《中国民族政策史鉴》、《人类学世纪坦言》、《人类学世纪真言》、《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人类学与中国传统》、《族群与族群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人类学与乡土中国》、《平话人书系》(三种)等。1994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广西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2009年1月入选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2012年1月入选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