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背景
第二章 数字信号处理
2.1 信号和系统
2.2 频率表示
2.3 傅立叶变幻
2.4 数字滤波
2.5 相关文献
第三章 数字图像处理
3.1 图像模型
3.2 图像特征
3.3 图像增强与恢复
3.4 几何变换
3.5 图像分别
3.6 相关文献
第四章 人类视觉
4.1 人类视觉系统简介
4.2 眼睛
4.3 视觉皮层
4.4 视觉感知
4.5 Marr的视觉理论
4.6 相关文献
第五章 计算机视觉
5.1 背景知识
5.2 关键概念与关键问题
5.3 边缘检测
5.4 尺度空间理论和影像金字塔
5.5 感知编组
5.6 物体识别
5.7 相关文献
第六章 辐射度量学和光度量学
6.1 电磁辐射
6.2 辐射度量学
6.3 光度量学
6.4 辐射能量传递
6.5 相关文献
第二部分 数字摄影测量基础
第七章 电子成像系统
7.1 概述
7.2 CCD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7.3 固态相机
7.4 帧接收器
第八章 扫描仪
8.1 引言
8.2 滚筒扫描仪与平板扫描仪
8.3 平板扫描仪的主要部件
8.4 像素大小
8.5 潜在的误差源
第九章 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
9.1 背景
9.2 系统的基本组成
9.3 系统的基本功能
9.4 应用软件的功能
9.5 解析测图仪与DPW
9.6 小结
第十章 影像匹配基础
10.1 引言
10.2 影像匹配的基本问题
10.3 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法
10.4 基于区域的匹配
第十一章 高级影像匹配方法
11.1 基于特征的匹配
11.2 关系匹配
11.3 模板匹配
第十二章 核线影像计算
12.1 概述
12.2. 核线几何
12.3 原始影像到核线影像的转换
12.4 核线数字影像
第三部分 自动定向方法
第十三章 自动内定向
13.1 内定向的目的
13.2 内定向
13.3 交互式内定向
13.4 自主内定向
13.5 基于区域的方法
13.6 基于特征的方法
13.7 小结
第十四章 自动相对定向
14.1 背景知识
14.2 交互式相对定向
14.3 基于兴趣点的自动定向
14.4 基于边缘像素的自动定向
14.5 利用边缘实体自动定向
14.6 无需影像匹配的定向参数计算
14.7 小结
第十五章 自动外定向
15.1 直接定向与间接定向
15.2 背景
15.3 基于控制点的自动定向
15.4 基于控制特征的自动定向
15.5 基于控制表面的自动定向
15.6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