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地图代数的数据组织
2.1 数据库的一般概念
2.2 地学数据的数据类型
2.3 地学关系型数据库HG-DB的设计及基本结构
2.4 地学数据库的数学基础
2.5 变换中的边界问题P4T方法
2.6 空间数据的组织和数据检索
2.7 数据编辑和输入(添加)
2.8 地学数据库的并库
2.9 HG-DB的输出
第3章 符号论
3.1 地图结构与符号
3.2 点状符号的自动配置
3.3 线状符号的数据结构
3.4 面状符号的数据结构和汉字库
第4章 符号化的代数方法
4.1 概述
4.2 点状符号的自动配置
4.3 线状符号的自动配置
4.4 地图注记的自动配置
第5章 地图动态编绘的代数方法
5.1 代数法编绘的数据源
5.2 制图综合的数学原理
5.3 编绘预处理的若干步骤与算法
第6章 图的变换和运算
6.1 地图代数中地图的物理形态
6.2 预处理变换及运算
6.3 基本运算
6.4 功能运算
6.5 宏功能运算
6.6 地图代数编绘一体化小结
下编 空间分析部分(代数分析)
第7章 距离变换
7.1 距离
7.2 实体间的距离
7.3 求距方法与类型
7.4 地图代数的距离变换
7.5 小结
第8章 几个重要变换
8.1 缓冲区变换
8.2 加壳变换和蜕皮变换
8.3 粘连变换和蚀断变换
8.4 结构线(形态分析)变换
8.5 边界提取变换,模块匹配运算
8.6 小结
第9章 Voronoi图
9.1 Voronoi图定义
9.2 V图生成方法
9.3 V图的意义和应用
第10章 地图图形的形状综合概说
10.1 点实体的形状概括
10.2 线状实体的形状综合
10.3 多边形的综合
10.4 若干复杂图形的综合
10.5 小结
第11章 DEM生成及三维分析
11.1 DEM生成的若干方法
11.2 误差分析与模型
11.3 最优DEM线性生成法——MADEM
11.4 小结
第12章 网络图分析
12.1 网络图分析中若干基本概念
12.2 地址匹配与查询
12.3 路径分析
12.4 资源及消耗分配——设置问题
12.5 网络最大流
12.6 爆管分析
12.7 小结
第13章 叠置分析
13.1 叠置分析的概况
13.2 栅格多边形叠置和数据的动态组织
13.3 多元信息分析方法
13.4 多重栅格多边形的叠加和分析
13.5 应用实例
13.6 栅格图的光滑放大
第14章 地理分析的空间
14.1 欧氏空间 和地球科学
14.2 “数字地球”与大型GIS的空间数学基础
14.3 我国大型GIS建设的技术路线和地球空间数据框架
14.4 椭球面上的精密距离分析
结束语
附图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