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上午,出版社在17楼大会议室举办业务学习培训会,特邀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作专题讲座。出版社党委书记罗春明主持培训会议,全体班子成员、编辑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
郝振省会长以“新质生产力与出版业的双向赋能”为核心,从三个维度展开阐述。他指出,新质生产力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其核心特征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并强调需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与发展路径。在出版业赋能新质生产力方面,郝振省认为出版业本质是知识生产与传承的核心载体,需通过学术阐释、大众化传播,推动新质生产力理念深入人心。针对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出版业,他强调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已深度融入选题策划、作者挖掘、编辑校对、图书发行等全流程,极大地推动了“融合编辑”“融合出版”“融合阅读”“融合发展”实践。关于辩证看待技术与传统的关系,郝振省指出,生成式AI尚处初级阶段,无法替代编辑的“高级思维能力”。传统出版在系统知识积累、价值观塑造等方面不可替代,需坚持“人机协同、以人为主”。他引用马克思主义出版观,强调编辑需具备“文学的感性、史学的智性、哲学的悟性、艺术的灵性、伦理的德性、科学的理性”六大素养,对编辑的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
罗春明书记在总结中强调,本次培训为出版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全体员工要坚持郝会长报告中提出的以导向为先、内容为王、素养为基,聚焦三大方向:一是深化新质生产力研究,积极围绕“技术-产业-应用”链条策划选题,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二是推动融合发展,在选题、加工、营销等环节主动运用AI工具,同时不断强化自身能力提升;三是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将马克思主义出版观融入实践,以高质量内容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通讯员:夏敏玲;摄影: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