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关键词,“游”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游”本为行为方式,后演变为文学范畴,并衍生出纪游文学、游仙文学、山水文学、宦游文学等文学类型,以及《论语》“游于艺”、《庄子》“逍遥游”、《文心雕龙》“与物游”等命题。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游”的审美意蕴和丰富内涵,并从不同角度予以揭示。 本书取“游于艺” 的字面意义,借以说明本书从文学和文艺学的角度来阐释“游”范畴的旨趣。本书从“游心”与“神与物游”,“远游”与“游仙” , “行游”与“宦游”等方面展开论述。
陈民镇,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出土文献、先秦史、中国古代文体学。
魏逸暄,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文学。
孔祥睿,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