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民事证据的内涵与基本属性
第一节 民事证据的内涵
一、 关于证据概念的学说
二、 民事证据内涵的科学界定
第二节 民事证据的基本属性
一、 证据能力
二、 证据力
三、 证据能力和证据力的关系
第三章 自由心证主义与证明标准
第一节 自由心证主义
一、 认证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 自由心证主义
第二节 证明标准
一、 证明标准的概念及意义
二、 域外立法中的证明标准
三、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第四章 民事证明的重要学理分类
第一节 证明与释明
一、 证明和释明的概念
二、 证明
三、 释明
第二节 本证与反证
一、 本证与反证的内涵和特点
二、 本证与反证的适用
三、 间接反证
第三节 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
一、 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的概念
二、 严格证明
三、 自由证明
第五章 免证事实
第一节 免证事实概述
一、 免证事实的概念
二、 免证事实的范围
三、 我国相关司法解释关于免证事实的规定及评析
第二节 诉讼上的自认事实
一、 诉讼上的自认概述
二、 诉讼上的自认之种类
三、 诉讼上的自认之效力
四、 诉讼上的自认之撤销和追复
五、 权利自认
第三节 公知事实
一、 公知事实的概念和特点
二、 公知事实的条件
三、 公知事实与主张责任
第四节 司法认知的事实
一、 司法认知的概念和特点
二、 司法认知的效力
三、 司法认知的程序
第五节 推定的事实
一、 推定概念
二、 推定的分类
第六章 证明责任
第一节 证明责任的基本理论
一、 证明责任的概念
二、 证明责任的性质
三、 证明责任的特点
四、 证明责任与相关概念之区别
第二节 证明责任的分配
一、 关于证明责任分配的学说
二、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之实证分析
第七章 民事证据的法定形态
第一节 民事证据的法定形态概述
一、 域外立法例上的法定证据形态
二、 我国民诉法所确定的证据形态
第二节 书证
一、 书证的概念和特点
二、 书证的分类
三、 文书调查程序
第三节 勘验物
一、 勘验物的概念和特点
二、 勘验物的分类
第四节 证人
一、 证人的概念和特点
二、 证人的义务
三、 证人的权利
四、 证人询问
第五节 当事人陈述
一、 当事人陈述概述
二、 当事人陈述的性质
三、 当事人陈述的义务
四、 我国现行民诉法关于当事人陈述的规定及评析
第六节 鉴定人
一、 鉴定人概述
二、 鉴定人与相关概念之区别
三、 鉴定人的义务和权利
第八章 证据保全
第一节 域外民事诉讼中之证据保全
一、 证据保全概念
二、 证据保全的适用条件
三、 证据保全的适用范围
四、 证据保全的申请
五、 证据保全的管辖法院
六、 证据保全之效果
第二节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保全
一、 关于证据保全的现行规范
二、 我国民事证据保全的性质
三、 我国民事证据保全若干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