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宪法与法律、法律与道德、宪法与道德的横向比较,进一步诠释宪法的中国内涵、中国特质,并基于系统论视角、结构论观点,推演出中国宪法的法理内涵与法理基础。同时,在宪法内涵界定明晰的前提下,通过对宪法实体理论至程序理论的双元多视域解读,探究宪法的中国本质,及中国宪法的制定、解释与修改等内容。在宪法内涵、宪法本质等宪法实体理论与程序理论的剖析与阐明中,穿越时空阻滞,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前后各阶段之宪法文本的“结构与形式内容”的深层阐释与剖白,探讨宪法演进中的“文化传承”特点,以确证宪法原理中国化的文化脉络、因习传承,实是“被决定之匙”的古今之变、沉淀更新。
杨丽娟,河北邢台人,法学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现任教于江汉大学法学院。近年来,在《东方法学》《法治现代化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学报》《江苏警官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近二十余篇,主持并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现为武汉市“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武汉市汉阳区某街道挂职干部。
余超,湖北武汉人,法学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现任江汉大学法学院法学系副主任 ( 主持工作 )、党支部书记,兼任湖北省法学会法律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商法研究会理事;武汉市法学会商法研究会、商事调解研究会理事,武汉市汉阳区某街道挂职干部。近年来在《江苏行政学院学报》《中国公证》《中西法律传统》《江汉学术》等期刊发表论文近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