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武汉大学出版社!
媒体聚焦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聚焦
胡勇华:学术出版要在大学“双一流”建设中彰显价值 时间:2022-03-17


大学出版社,依大学而生;学术出版,也理所应当要围绕大学的重点、优势和特色学科展开。2022年,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全面铺开,第二轮“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开始实施。大学出版社应该以此为契机,返本归元、守正出新,形成发展新格局,迎接发展新机遇。

一、坚守围绕学科、服务学者、弘扬学术的出版理念 

大学是以探索与传播知识为使命,承担着引导社会价值观、规范社会行为的职责,是改善和提高人类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教育机构和学术组织。大学最大的特色是学术、最大的优势是人才,这些也都是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核心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出版社重视学术出版,是以大学为背景与支撑的大学出版社的责任、使命和出版追求,是任何历史时期都绝对不能动摇的。同时,大学出版社只有依托大学的特点、借力大学的品牌、彰显大学的优势,走一条具有鲜明大学特色的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以其无可替代的品牌优势在中国出版业中占据一席地位。

在“双一流”建设整体框架下,大学出版社要始终树立明确的问题导向和问题意识,要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关注社会重大问题,注重在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特别是对优势特色学科、新兴交叉学科跟踪布局,主动融入各学科领域学术社群,寻找品牌优势与学术前沿的结合点,以学术出版的成绩,创出大学出版社自身的品牌,打造大学出版社独有的产品群,进而提升自身在出版业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二、坚持大学出版的“专而精”发展模式 

大学出版社是走“大而全”还是“专而精”,一直是业内争议颇多的话题。《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反映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多元多维成效评价体系。这也给大学出版社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就是大学出版社要全力服务和融入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成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平台。

首先,必须成为代表大学学术成就、弘扬学术风范的文化载体,以学术的价值实现品质出版的目标追求。武汉大学出版社一直以来坚持品质至上的理念,主动承担起理论攻坚的“深度出版”使命。近三年出版高校教材和学术著作的选题约占90%左右,其中《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武汉大学百年名典》《荆楚文库》等系列学术丛书为社会称道。《21世纪以来国外文化战略重要文献选编》(8卷)整套丛书近1000万字,是积十年之工,集百人之力,责任编辑默默投入,甘坐冷板凳,最终打造出来的学术出版精品之作。

其次,必须成为先进出版理念的策源地和高素质出版人才的培养基地,着力汇聚优秀人才,培养一批潜心学术、甘于奉献的学术编辑队伍。要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深耕细作,建立综合学术服务体系,创建学术交流群,盯紧学科领域的优秀学者,了解其学术水平,从源头判断选题的学术价值,帮助学者发现其研究的出版价值。要重视完善创新团队的建设,稳定支持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学术编辑的培育和培养。

再者,必须优化学术出版的外部环境,及时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和科技发展进程,不断提高出版选题的策划质量。要从应用层面促进知识的多重整合,完善图书品牌、作者品牌、编辑品牌以及出版社自身品牌等多环节合理构架。注重选题研究、设计和跟踪,把好初审、复审和终审三关,对学术著作书稿建立严格公正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出版价值评价。

三、坚定在市场竞争中凸显学术出版价值的信心 

学术出版目前最大的障碍是经费短缺和经济效益不高。相较而言,学术产品的出版周期比较长、市场份额占有率低,如果不能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来对待学术出版,很多优秀的学术著作就难以走出大学校园。近年来,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呈现销售量逐年下降、重印率低、再版率不高、销售利润下滑的现象。这也是大学出版社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本来有所建树的出版社,如今社会影响力有所下降。如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湖北民间文书》(全十册),几年的发行销量仅有百余套。因此,学术出版要想努力“补短板”,必须引导多元投入,完善稳定的学术出版支持机制。

首先,学术出版要坚持公益性的原则,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不应该过度市场化,更不能因为短期利益而损害出版社的公共形象。武汉大学出版社分别获得前两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的《中国文化生成史》(冯天瑜著)和《秦简牍合集》(陈伟等著)就是极好的例证。前者为出版社支付稿酬的全权出版,重印了6次,销售近1.2万册。后者因有各种政策支持和本身学术价值,虽然发行量不大,出版利润却超过百万元。

其次,大学出版社要改革薪酬体系,改进年度考核方式,引导学术编辑专心选题规划和编辑质量,避免产生唯市场、唯利润的目标导向。当前,学术著作的学术含量被稀释,水准不高的现象仍然存在。大学出版社应下决心改变绩效考核办法,同时要加大争取国家出版基金、地方政府学术出版补贴、社会出版基金和学校“双一流”建设经费的支撑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学术出版难题。

最后,解决经费短缺问题,关键要拓展市场渠道,提高市场盈利能力。第一,要由单一图书出版转向出版与服务并重,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延伸服务体验;第二,要建立学术出版的多媒介、个性化联动传播体系,拓展学术出版的市场;第三,要加快出版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环境下的现代出版模式,探索新形势下大学出版社的盈利模式。